首都视听产业协会
线上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圆满闭幕

来源: CBBPA 发布时间:2024-10-21
字体: | |

2024年10月11-13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朝阳区委区政府等承办的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首创·郎园Station顺利举行。本届大会聚焦“书写伟大时代 精品奉献人民”,是全国广播电视行业近年来精品创作成果的一次大展示、大检阅、大交流。大会集创作引领、理论研讨、推优发布、人才培育、产业联动、市场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活动以“1+12+9”的架构涵盖广电视听精品创作的各个方面,设置开幕式暨主论坛、平行论坛、广播电视精品盛典、音乐会、北京之夜、政策发布、招商推介、大师班、交流分享、创投路演、采风等活动内容,创意丰富、亮点纷呈,全面展现广播电视精品创作的丰硕成果与时代精神,推动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深入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会吸引了全国1000多家行业机构、5000多名行业代表参会洽商。

开幕式暨主论坛

以精品为约 聚创作之力 启发展新篇

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10月11日上午正式举行,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胡和平,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主持开幕式。

主论坛上,围绕“更多精品、更广传播、更佳体验”主题,行业主管部门、广播电视机构、网络视听平台、影视制作机构代表及文艺创作者、文艺评论家进行了主题演讲,指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精品迭出、推动更广传播、强化科技赋能、构建活力生态,切实担负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胡和平致辞表示,本届大会以“书写伟大时代 精品奉献人民”为主题,是对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再集结、再出发,也是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新动员,新部署,对激励创作者创作精品意义重大。他强调,行业要聚焦首要任务、厚植人民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全球视野,推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期待的倾情之作,更多谱写当代华章的经典之作,更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匠心之作。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的讲话,阐述从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精品迭出、推动更广传播、强化科技赋能、构建活力生态等五个维度推动精品创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以实际行动担负文化使命。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提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为广电精品创作提供沃土,未来将继续扩大文化供给、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北京故事,传承文化根脉,深入推进北京大视听建设,用视听语言讲述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发挥科技优势,促进广电视听与文旅、体育等深度融合,加快培育首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图片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

立足北京文化沃土和文艺创作热土打造“北京大视听”文化品牌,推动各领域内容创作全面繁荣。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对此强调精品打造需“四个坚持”,即坚持在聚民心上下功夫,增强内容创作力;坚持在育新人上下功夫,增强人才发展力;坚持在兴文化上下功夫,增强精品创新力;坚持在展形象上下功夫,增强国际传播力。

图片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台长、总编辑龚政文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台长、总编辑龚政文指出,湖南广电双平台的精品创作与传播之所以形成了独特打法,构筑了比较优势,离不开管理一体化,让精品战略能如臂使指、无缝贯通;驱动双核化,增厚总体投入规模,摊薄单平台投入成本;团队协同化,释放强大内容生产力;传播融合化,让精品力作曲高声远。

图片

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方世忠

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方世忠谈到,按照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的新要求,将“好钢用在刀刃上”,重构媒体资源的配置模式和内容价值的评价方式,实现媒体人力资源的结构优化,让新闻媒体的优质和新质生产力,向电视主频道汇聚,向移动主平台转型,在更融合的传播平台、以更优质的视听内容、用更贴心的受众服务,面向广大观众和听众,做优做强视听公共服务。

图片

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王仁海

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王仁海谈到,精品创作的根本是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具有映照历史、洞悉时代、体察现实、启迪未来的价值,用思想的温度感染人,用精神的力量凝聚人。要在题材立意上创新视角,在视听表达上创新维度,在融合传播上创新手段。要“秉持让文化有画面,让技术有思想,让视觉有灵魂的创作理念”。

图片

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制片人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侯鸿亮

“电视剧工作者唯有树立创作精品的志向,与观众一起成长、一同进步,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制片人,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侯鸿亮表示,任何时代的文艺都是因时而兴,乘势而变,触摸时代,感受共振。树立精品创作的意识,需要主动地深入生活,到群众中去,切身感受时代的脉搏。因为我们既是观察者也是生活的经历者,更是重要的记录者。

图片

第34届“飞天奖”优秀导演的《人世间》导演李路

荣获第34届“飞天奖”优秀导演的《人世间》导演李路深感今天倡导精品化创作对广大从业者的深远意义。他表示,当着手创作一部电视剧时,他都会反复问自己几个问题:要拍给谁看?表达什么主题?和当下的连接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创作这个作品?跟以往的作品相比突破在哪里?“方向引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只有立起目标,才有可能实现。精品化创作没有模板,没有套路,更没有捷径,但要有情怀、要有担当、要有定力”。

图片

中央文史研空馆官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

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谈及创作精品的感悟时表示,要实现以人化人,以艺养心,就必须在艺术审美创造上坚持以美塑象;要弘扬中华审美,在艺作思维上要强调托物言志,寓理于情;在审美结构上要强调言简意赅,凝练节制;在审美宗旨上要强调形神兼备,意境深远。

图片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

在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看来,好作品要能够传承中华文化,打动人心,走向世界。一方面,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好作品是关键。对于创作者来讲,就是要用最新的艺术手法,现代的表达方式,来激活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展示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可以让全球观众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与认同。

图片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司长余英

“推动先进技术全面赋能精品创作、传播服务和体验”,在开幕式暨主论坛现场被多次提及。对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司长余英表示,坚实的超高清基础是沉浸化视听的发展基础。“发展超高清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这既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也符合信息科技发展的规律。”发展超高清将有力带动文化产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电子信息制造多个垂类行业应用,是我们行业追赶超越国际领先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图片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现场发布《中国广播电视全媒体发展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上半年共取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41部1255集,网络剧76部1718集,网络电影114部,网络微短剧323部7518集,网络动画片317部4336集。《幸福草》《山花烂漫时》《大海道》等主题创作传递丰厚的时代气息;《繁花》《南来北往》《我的阿勒泰》等现实题材展现生活原色;“中轴线”系列节目、《中国》系列纪录片打造国风新潮流;《网络视听年度盛典》《声生不息》等系列节目拓展综艺与重大主题融合创新……多类型精品持续涌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科技与经济、文化、政治空前融合,使技术领域的颠覆性创新正以更快的节奏和更高的密度涌现。广电视听技术产业属性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已深入应用于行业的各环节全流程,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应成为广电视听全面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图片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袁敏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袁敏现场发布《2023—2024广播电视大屏收视数据报告》,对全国广播电视工作发生的显著变化进行梳理。报告提到,改编自“七一勋章”“时代楷模”获得者张桂梅真实事迹的《山花烂漫时》在CCTV1首播时,全剧每集平均收视率2.708%、到达率4.553%、忠实度59.548%,三项指标在同期热播的所有剧目中位列第一,在故事原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云南省及多个地区尤其受观众喜爱,成为荧屏瞩目的现实题材佳作。国庆期间热播的《日光之城》位列同期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率第一;《大海道》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新疆卫视五台联播,有效扩大传播声量,综合收视率位列地方卫视黄金时段电视剧第一。此外,影视内容与文旅的跨界融合,在联动文旅资源、推广地域文化、扩大文旅消费等方面展现出强大能量与潜力。如新时代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的标志性作品《我的阿勒泰》,完播后一周,阿勒泰地区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同比增长70%,成为“文学+影视+文旅”梦幻联动的优秀典范。

图片

近年,中国精品视听内容层出不穷,既丰富了国内观众的文化生活,也赢得海外观众喜爱和认可,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为激发全行业继续创新精品的热情和动力,主论坛最后环节以覆盖全品类的方式发布了2023年“视听中国 全球播映”优秀作品、入围作品和优秀推广机构评选结果。这些作品凝聚了每一位广电人的心血,在他们的作品当中,我们看到了精品的力量,看到了文化的传承,更看到了广电人未来美好的希望。

12场平行论坛密集举办

业界广泛交流 共谋发展新路径

除主论坛外,本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深度聚焦广播电视精品内容创作生产传播,系统展示精品创作丰硕成果,分专题、分领域设置12场平行论坛,内容涵盖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纪录片、动画片、新闻、综艺节目、广播节目、微短剧等多个类别,以创作为核心,深入探讨创新题材、创新表达的发展路径,总结推广精品创作传播经验,并从融合传播、产业发展、科技应用等多角度深入挖掘,推动广播电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视听生活新期待。

其中,“台长论坛”以“转型与创新:我们的时代使命”为主题,带来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的思辨;

剧集方面,“剧集论坛”以“熔铸古今 贯通中外 攀登文艺高峰”为主题,探讨新形势下中国电视剧发展趋势,助推电视剧精品创作再上新台阶;“重温经典论坛”探讨电视艺术经典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助推更多新时代经典涌现;“文学IP影视化论坛”聚焦文学IP的授权与影视开发,助力推出更多剧本扎实的优秀影视作品;“影视文旅论坛”围绕影视文旅深度融合的场景与机遇等话题展开讨论;

节目方面,“广播电视新闻论坛”着力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增强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综艺节目论坛”全面关注“综艺+”的社会效益、大众传播优势,为赋能内容生态带来新的价值;“广播节目论坛”聚焦广播媒体创新节目,积极探索新的媒体商业模式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动画、纪录片、微短剧等方面,“动画论坛”聚焦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展现国产动画的新“动”力;“纪录片论坛”分享纪录片发展平台建设路径、精品纪录片创作经验,交流纪录片创新发展方向;“微短剧论坛”围绕微短剧助力丰富大屏内容展开深度讨论;

科技方面,“超高清视听科技发展论坛”深入探讨超高清视听技术的创新应用和融合发展,探索超高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台长论坛

转型与创新:我们的时代使命
 
图片

10月11日下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台长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以“转型与创新:我们的时代使命”为主题,探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路径和方法。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高政出席本次论坛。

董昕在致辞中指出,广播电视台是党的重要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是深化广电行业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也是实现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广电“二三四”工作定位,系统性深化改革,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建强守好这片重要阵地。要坚守初心使命,做优新闻舆论,巩固“立台之本”;要坚持视听特色,深耕内容建设,壮大“兴台之基”;要深化系统变革,创新融合发展,走好“强台之路”。

围绕坚持新闻立台、加强精品创作、推进媒体融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科技赋能等主题,北京市、江苏省、四川省、陕西省、山东省、吉林省、重庆市、广东省、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十家省级广播电视台台长,以及广州市、长沙市两家市级广播电视台台长发表主题演讲,深入交流广播电视台在改革探索发展实践中的成果和经验,探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路径和办法,推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实践,充分彰显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在新时代的价值,努力开拓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论坛还举办了“国宝时刻”文物超高清影像记录工程启动仪式。该工程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指导,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录频道、全国32家省级广播电视台和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相关文博单位共同实施,自2024年10月起,对全国珍贵文物进行超高清拍摄,推出系列微纪录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国各省级卫视、新媒体平台和网络视听平台同步推出。

剧集论坛

熔铸古今 贯通中外 攀登文艺高峰

图片

10月11日下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剧集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以“熔铸古今,贯通中外,攀登文艺高峰”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探讨剧集创作艺术规律,分享创作经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出席论坛并致辞。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也是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一周年。十年来,全行业牢记嘱托、激情奉献,创作推出了《大江大河》《觉醒年代》《山海情》《跨过鸭绿江》《功勋》《县委大院》《人世间》《狂飙》《三体》《问苍茫》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今年以来,《繁花》《我的阿勒泰》《山花烂漫时》《大海道》《日光之城》等作品接续热播,剧集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蓬勃发展景象。

朱咏雷强调,电视剧工作者要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动电视剧高质量发展。一是认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精品化和多样化,加强现实题材创作,鼓励个性化创作;二是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落实一剧多星、联购联播、打通大小屏等政策措施;三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落实超高清有关要求和标准,用技术进步赋能内容创作;四是不断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坚决抵制“天价片酬”、剧集“注水”、畸形审美等不良现象,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建设,加强青年从业人员培训教育,营造风清气正、公平健康的创作生产环境。

论坛期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召集人、党委副书记夏晓辉,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著名编剧赵冬苓,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美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美术设计师韩忠,以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解伟等嘉宾,分别从文艺评论、艺术创作和技术规范等多元视角展开分享。

图片

圆桌对话环节中,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磊卿,芒果超媒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海,柠萌影视董事长苏晓,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优酷副总裁谢颖等嘉宾,围绕“新质生产力促进剧集精品创作”展开深入探讨。导演王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编剧梁振华,编剧于小千,演员雷佳音、宋佳,围绕“创作的初心与自我修养”分享了各自的创作心得和感悟。他们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剧集创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思考。

图片

在此次论坛上,“编剧进军营”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通过组织电视剧编剧深入军营,引导主创人员进一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寻找创作灵感、积累创作素材、打通创作渠道,储备一批优质军事题材剧本,发掘培养一批创作人才,为在2027年建军百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推出更多优秀剧集作品奠定基础。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美术工作委员会在论坛上举行了成立仪式。该委员会由著名美术设计师霍廷霄担任首任主任,未来将推动制定行业标准,进一步提升电视剧美术设计品质,促进有序竞争与合作,助力中国电视剧美术走向国际舞台。

重温经典论坛
问话什么力量让经典作品历久弥新 探讨电视艺术经典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图片

10月12日上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电视剧司、传媒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重温经典论坛”在京举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国瑞,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军出席并致辞。

论坛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围绕“是什么力量让经典作品历久弥新”的主题设置议程,回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以来,广大电视艺术创作者,特别是“飞天奖”“星光奖”优秀作品创作者激扬时代精神、勇攀艺术高峰取得的成就。同时,总结开办“重温经典”频道,丰富电视大屏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助推更多新时代经典涌现,更好满足广大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国瑞指出,为更好推动经典视听作品创作、传播,一要珍视经典,希望整个系统、全行业都积极支持“重温经典”频道建设,更多参与到版权捐赠中来;二要传承经典,经典作品里蕴含的艺术品格和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传承、去追随、去赶超;三要创造经典,要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里,创造更多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新经典。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军强调,一是坚守人民立场,以精品力作奋力书写新时代华章;二是坚定示范引领,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善之区;三是坚持创新为要,激发广电创新创造活力。

业界专家和资深电视艺术工作者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深入解读了经典电视艺术作品观;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系统阐释了重温经典是向经典、传统创作、前辈、经典所记录时代、中国文化的致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24届“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获得者王茜华结合自身创作体会,表示“鲜活的人物塑造,才会成就作品的生命力”;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认为,打造新时代的新经典,要把握好“五个度”。

图片

圆桌对话环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著名导演刘家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国涛、中国传媒大学口述历史专家林卉围绕“经典作品创作与经典人物塑造”主题,共同探讨了电视剧经典人物塑造的密码,畅谈对经典作品创作的认识与体会;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汪文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阅评组副组长陈真,唯众传媒&星野拾光创始人、CEO杨晖,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珅围绕“经典作品的传承与传播”主题,共议电视艺术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传承经典、有效地传播经典。

论坛上,还进行了《中国电视》“新锐作者计划”发布和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有限公司“重温经典”主题图书发布,以创新形式挖掘和培养具有学术潜力的新锐广电视听理论评论人才,让珍贵艺术史料发挥更大价值,推动更多经典涌现。

文学力量 影视表达 双向赋能

文学IP影视化论坛促进文学影视互相奔赴

图片

10月12日下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文学IP影视化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以“文学力量 影视表达 双向赋能”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探讨文学与影视如何相互交融、共同促进,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彦出席论坛并致辞。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学IP影视化佳作频出、硕果累累,《平凡的世界》《装台》《人世间》《三体》《繁花》《我的阿勒泰》等大量文学著作转化为优质影视作品,创造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艺经典,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朱咏雷强调,为更好地推动文学IP影视化,文学与影视工作者要聚焦“国之大者”,发挥各自优势,勇攀新时代文艺高峰:一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充分发挥文学和影视作品浸润人心的重要作用;二要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厚植文学IP影视化人才土壤;三要坚持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形成文艺精品和文化环境相辅相成的生动局面。

陈彦提出,文学是影视的源头活水,影视让文学熠熠生辉,希望文学与影视从业者共同携手促进行业相生相长:一是加大力度深化合作,探索建立文学与影视行业之间的常态化交流与合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扩大文学作品供给,畅通文学影视交流渠道,推动更多文学作品版权转化;三是完善文学转化影视产业链,建立健全文学作品的版权登记、保护和运营体系,充分保护作家的合法权益。

论坛期间,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人世间》作者梁晓声,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千里江山图》作者孙甘露,白玉兰奖获得者、《我的前半生》《繁花》编剧秦雯,新丽传媒董事长曹华益,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戴莹,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梅英等嘉宾分别从作家、编剧、制作公司、视频平台、政府部门等多元视角,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图片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项目部负责人安宁,阅文集团总编辑、副总裁杨晨,作家出版社社长鲍坚,豆瓣文学CEO戴钦,腾讯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李尔云,灵河文化创始人、CEO白一骢围绕“探索文学IP影视化的更多可能性”展开深入探讨。

图片

《庆余年》《雪中悍刀行》《千里江山图》编剧王倦,《人生之路》主演陈晓,《我的阿勒泰》编剧彭奕宁,《少年歌行》《少年白马醉春风》作者兼编剧周木楠,《三叉戟》编剧、《双刃剑》作者吕铮等,则围绕“转型与转化:文学影视双向赋能”分享了各自的创作心得和感悟。他们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文学与影视在未来合作中的无限可能性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思考。

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作家,编剧、导演、制片人、演员等广播电视行业精英及专家学者参加。此次论坛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讨论,不仅搭建了文学与影视跨界对话的桥梁,更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文学与影视同根同源,要进一步促进文学与影视的双向奔赴,实现文化内容的多元表达和广泛传播,创作出更多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学和影视精品。

影视文旅论坛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探索影视文旅深度融合新机遇

图片

10月13日下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影视文旅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围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主题,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探讨影视文旅深度融合的场景与机遇,深化影视与文旅产业合作,推动文化和旅游资源要素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合作创新、赋能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出席论坛并致辞。

朱咏雷指出,广大从业者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影视文旅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一是要关注时代,凝聚共识,用充满魅力的故事和画面,吸引广大观众走入祖国大好河山,真切感受新时代伟大成就;二是要心怀人民,贴近生活,体现日常生活美感和平凡生命美学,让拍摄地更富魅力、深入人心;三是要加强创新,优化服务,为艺术家下生活采风和进行创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启发灵感、获取滋养,实现以剧造景,打造文旅新引擎。

司马红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部署要求,着力培育好作品、拓展新场景、推动大融合,努力把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影视资源更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论坛上,围绕影视文旅深度融合、影视创作新模式、文旅传播新现象、沉浸式旅游新体验等主题,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爱奇艺公司副总裁兼总编辑王兆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中国旅游协会副秘书长葛磊,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沉浸式文旅专业委员会专家组长王东等嘉宾发表主题演讲,从主管部门、影视界、文旅界、学术界等不同维度分享影视文旅融合方面的新成果和新思考,并就影视与文旅如何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建言献策。

图片

圆桌对话环节,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德丽达·那比,横店影视城董事长杨志伟,华策集团副总编辑贾尧,《长安十二时辰》总制片人梁超,《玫瑰的故事》制片人郑中莉,《繁花》制片人黄星,围绕“影视与文旅双向奔赴”等行业热门话题,深入探讨影视制作方和地方文旅部门的多元协作模式,畅谈对文艺作品依托地域气质寻找创作新机遇、放大热门IP长尾效应的心得和体会。

此次论坛还发布和推介了多个剧集项目,既有正在热播、带动国庆假期当地旅游人次及搜索量上涨的《大海道》《日光之城》,也有即将推出的《国色芳华》《我们的河山》《清明上河图密码》《灿烂的风和海》《棋士》《冰天雪地》《珠帘玉幕》等新剧,这些作品取景地覆盖中国的大江南北。现场,剧方代表分享了影视创作和地域之间的故事,让观众对剧集内容心怀期待,也对其展现的自然风光和地域人文心生向往。

动画论坛

新时代新动力 开创中国动画新辉煌
图片

10月11日下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动画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以“新时代新动力,开创中国动画新辉煌”为主题,旨在激发中国动画精品创作活力,助力中国动画高质量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李忠志、中国动画学会会长马黎出席论坛并致辞。

论坛邀请国家一级编剧、《葫芦兄弟》编剧姚忠礼,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王雷等专家代表,央视动漫集团副总经理、央视动漫影业(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方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彭勇,湖南金鹰卡通传媒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监)罗昕,追光动画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洲,华强方特集团执行总裁、华强方特动漫董事长尚琳琳等5家制作机构负责人,腾讯在线视频动画内容制作部总经理崔超、哔哩哔哩动画中心总经理李豪凌等2家网络平台代表作主题演讲,深入交流探讨中国动画的发展与创新。

图片

图片

论坛举行了两个动画项目的启动仪式。启动小芒电商APP上线“中国动画专区”,探索“动画+电商”合作发展新路径,为国产动画IP的产业延伸和市场开发注入强大动力。启动新“动”力——中国原创动画扶持计划,采用公开征集的方式,推出一批艺术水准精湛、风格新颖多样、引发共鸣、引领时代潮流的优秀动画短片、动画IP设计和动画剧本。

纪录片论坛

纪录的责任与创新的力量

图片

10月12日上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纪录片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以“纪录的责任与创新的力量”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探讨新时代新征程上纪录片如何守正创新,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出席并致辞。

朱咏雷指出,纪录片是国家相册、时代影像志,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要聚焦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为人民抒怀,为时代画像,为国家留史;要打造精品力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要坚持科技赋能,推动超高清化,用更多有震撼力的视听作品满足人民高品质视听需求;要聚焦融合创新,加强台网联制联播,让更多优秀的纪录片在大屏小屏同步播出;要加强国际传播,鼓励扶持中外合拍更多“中国题材、国际表达”的优秀纪录片,展示可信可爱可亲的中国形象。霍志静表示,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也是纪录片创作生产高地,高度重视纪录片创作的引导扶持和传播推广。期待纪录片创作者勇担记录使命、拥抱技术变革、强化国际视野,用记录的真实力量展现时代风貌,更多彰显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的优秀纪录片在北京创作。

论坛邀请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召集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李向东,北京广播电视台纪实科教频道副主任王勇,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王立俊,湖南广播电视台金鹰纪实频道总监章红伟,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李金亮,贵州广播电视台卫视中心内容生产运营部副主任施索,哔哩哔哩高级顾问朱贤亮,优酷纪录片总经理韩芸,爱奇艺纪录片中心总监宁玉琪,《落地生根》《阳光下的人们》导演柴红芳,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卫视《千万工程》总导演杨忆媛,芒果TV纪录片工作室负责人钟山,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宏,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等嘉宾进行主题演讲,分享精品力作背后的创作经验,交流探讨纪录片的创新与发展。

论坛现场发布了《2023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对2023年度中国纪录片行业发展进行全面总结,对未来纪录片创作方向进行展望。同步启动了“纪录片超高清修复计划”,旨在以超高清修复纪录片为牵引,推进我国超高清电视端到端全链条优化升级。

广播电视新闻论坛

融合发展 创新驱动:新时代广电新闻人的探索与实践
图片

10月12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广播电视新闻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以“融合发展 创新驱动:新时代广电新闻人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深入探讨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精神力量、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昕,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兢出席并致辞。

董昕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做好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舆论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全行业要学习好实践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一是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好声音。二是打好主动仗,稳妥做好热点引导。三是挺进主战场,拓展网络舆论阵地。四是当好主力军,建强新闻舆论队伍。

吴兢表示,新时代新征程,广电媒体新闻工作者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视听生活的新期待。一是凝心铸魂,引领导向,担当文化建设新使命。二是深化改革,聚力精品,构建系统性变革新机制。三是增强“四力”,锤炼作风,厚植队伍建设新优势。

围绕论坛主题,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边建,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吴文胜,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副台长罗迎春,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党委常委、副总裁印永清,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副总编辑边宇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环球资讯编辑苑听雷,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首席记者、主持人雷蒙,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高级记者杨川源,浙江安吉县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施月素等9位嘉宾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分享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融合发展,巩固壮大广播电视主流舆论的好经验好做法。

跨界融合 创“艺”无限

综艺节目论坛探讨综艺节目融合发展创新路径

图片

10月12日下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综艺节目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跨界融合 创‘艺’无限”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剖析优质电视与网络综艺节目的实践成果和运营思维,关注综艺节目与产业生态的融合趋势,探讨中国综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和路径,推动广电行业释放综艺创作新活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国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出席活动并致辞。

杨国瑞指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综艺节目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求新创新,不断积蓄新的动力和活力。要担当新使命,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释放综艺作品激发情感、凝聚人心、匡正价值的独特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鼓与呼、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树立新理念,避免模式扎堆、内容同质化。要探索新样态,突出直播优势,加强技术赋能,强化台网联动。要培育新生态,不断拓展行业边界,与各行各业深入链接,实现“综艺+产业”的联动效应,形成“综艺+”的生态新布局。

王杰群表示,优质综艺节目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彰显时代精神、描绘美好生活的重要使命。北京市广电局将持之以恒推动综艺生态提质升级:一是不断完善综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机制,加大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扶持力度,不断提升拍摄服务水平,推进“京琅琊”人才培养工作。二是不断健全综艺创作生产组织机制,抓好题材规划、源头创新和跟踪管理。三是牢牢把握全国率先开展超高清全产业链优化升级贯通试点机遇,计划每年投入5000万元支持运用超高清视听技术开展优质内容创作,不断提升综艺节目的数智化水平。

论坛期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视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冷凇,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磊卿,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陈洁,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刘用通,新疆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霍延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综合频道节目部副主任卢小波,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中心主任张苏,芒果TV副总裁、节目中心副总经理、芒果娱乐总经理洪啸,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卫视频道总监王希,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卫星频道常务副总监张立,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总编室总监徐娜,阿里大文娱集团优酷人文总经理王晓楠,腾讯在线视频天琴工作室负责人赵婧等嘉宾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对中国综艺的观察和思考。

嘉宾们纷纷表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提升节目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注重真实情绪表达、强化情感共鸣,为观众提供积极饱满的情绪价值;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应用前沿技术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以及利用大数据赋能综艺节目创作,精准把握市场,构建跨平台、多样化的发展路径,成为当前多样态综艺创作的发展趋势。

广播节目论坛

解锁高质量发展新“声”级 声动未来
图片

10月13日下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广播节目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以“感受声音的力量”为主题,积极探索新时代广播高质量发展之道。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昕,中广联合会副会长王求,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梅英出席论坛并致辞。

董昕同志指出,广电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创立起步的,有着光荣的传统与辉煌的历史。中国广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要坚持正确导向,人民广电为人民;坚持精品创作,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坚持融合创新,构建“广播+”多元化传播格局。

王求表示,广播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宣传阵地,是传播先进文化、反映民生诉求、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媒介。广播在与各类媒体的协作合作中不断成长,其发展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广播人应该做到以主流宣传为出发点,坚守媒体初心;以精品内容为发力点,做到守正创新。以创新思维为突破点,强化以新提质。

刘梅英表示,广播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如何在新的传播环境当中来保持广播媒体的活力,实现创新发展,是当前重要的课题。对此,北京市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方向,聚焦使命任务,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内容为王,着力推出更多受众喜爱的品质佳作;坚持融合创新,着力拓展广播发展的数字空间。

广西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范易,湖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总编辑岑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跃进,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李秀磊,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曾庆怡,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副总编辑尹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王冠红人馆》栏目负责人王冠,河北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群总监骆伟,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广播总监王卫刚,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广播融媒中心首席高明洁,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文艺中心主任周亮,央视市场研究(CTR)媒介智讯总经理赵黎黎等嘉宾发表主题演讲,分享广播节目创作、产业市场、融合创新等相关经验和思考。嘉宾表示,近年来广播媒体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和自身资源优势,主动尝试多种运营模式,积极探索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国广播事业持续繁荣,精品佳作不断涌现,产业市场生机勃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广播在继续做大做强内容产业的同时,将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布局,推动广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生机、迸发活力。
 

微短剧论坛

焕新业态 丰盈视界 “微短剧+”系列再升级

 

 

10月12日下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微短剧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以“焕新业态,丰盈视界——微短剧‘何以赋能’”为主题,深入探讨微短剧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赋能千行百业的无限可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昕,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司马红出席论坛并致辞。

董昕在致辞中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微短剧精品化规范化发展。要胸怀“国之大者”,唱响主旋律最强音;深耕内容建设,满足人民文化需求;鼓励创新创造,激发行业发展动能;营造良好环境,构建行业健康生态,让更多优秀微短剧作品进入电视大屏,为观众带来更加绚丽多彩的视听盛宴,更好地践行广电视听传播党的声音、服务人民群众的初心使命。

司马红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微短剧精品创作作为“北京大视听”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加强选题规划引导、强化技术应用赋能、延伸短剧价值链条,积极培育叫好又叫座的微短剧作品,使优质视听内容更好惠及广大群众。

论坛设置主旨演讲、项目发布和宣介、经验分享、圆桌论坛等环节,广电管理和播出机构、行业社团组织、重点制作机构、知名专家学者和主创人员代表等参加论坛,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深入探讨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路径。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中国视协微短剧专业委员会负责同志发表了主旨演讲,分别就微短剧助力旅游宣传推广、普法宣传教育、北京市支持微短剧产业繁荣发展政策措施、行业社团组织在微短剧市场建设中发挥作用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广电集团、东方卫视、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等单位进行了项目发布宣介,涵盖中央广电总台精品微短剧播出季及短剧创作营计划、中国广电大屏端微短剧专区、东方卫视“中国微短剧品质东方计划”、微短剧反侵权盗版相关行动计划等,呈现出微短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经验分享环节,来自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宁波市文广旅局、北京台紫禁城影业等广电系统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围绕“微短剧成为广电业务增长新亮点”议题进行了交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从技术创新、媒体融合角度展望了微短剧发展的未来方向。

芒果TV、腾讯视频、抖音等视听平台相关业务负责人,印小天、侯京健、蒋龙等知名主创人员代表等,与中国人民大学专家学者一道,围绕“微短剧创作持续火热,精品化成为行业共识”议题展开圆桌讨论,就如何提升创作水平,以精品化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交流了心得与感悟。

作为亮点活动之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在论坛正式启动 “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作为继“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后推出的又一个“微短剧+”创作计划,“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由包括知名品牌、播出平台、主流媒体、制作机构等在内的14家机构共同发起,旨在更好发挥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的作用,携手探索微短剧支持品牌融合传播的新路径,为内容创作和品牌传播双向赋能。此外,“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四批推荐剧目也在论坛上发布,进一步通过微短剧展现各地风土人情,促进微短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超高清视听科技发展论坛

推动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优化升级、贯通发展

图片

10月13日上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超高清视听科技发展论坛”在京举办。论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推动超高清发展的总体部署,以“推动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优化升级、贯通发展”为主题,围绕加强频道和网络视听平台超高清建设、丰富优质内容供给、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加强产业长效支撑等,深入探讨超高清视听精品创作、技术应用、融合发展、创新实践等,推动我国超高清高质量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北京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家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出席论坛并致辞。

朱咏雷在致辞中表示,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优质内容为根本,推动科技创新、内容创作紧密协同、双向赋能。以电视剧率先实现超高清化为突破口,以超高清技术、标准、指南等为支撑,全面推动电视剧、网络剧全流程超高清拍摄、制作,积极引导带动纪录片、综艺、动画片等各类节目超高清创作生产,以超高清赋能精品创作,助力实现“更多精品、更广传播、更佳体验”。

张家明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推动超高清视听全产业链贯通发展,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数字视听制作中心。全面落实北京市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打好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组合拳;发挥北京资源优势,营造充满活力的产业发展生态;协同开展技术攻关、推进产业带建设;积极培育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

姜文波在致辞中表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与各界朋友共同努力、开拓奋进,不断优化和完善总台超高清云网传播全链路各个环节,持续推进大小屏超高清电视融合传播实践,围绕超高清、人工智能等媒体领域关键技术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新质传播力、新质竞争力,共同开创全媒体超高清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局长徐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付明栋,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滕俊杰,阿里大文娱集团CTO郑勇,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文刚先后发表演讲,围绕推进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优化升级、超高清技术赋能精品创作等话题,深入探讨超高清视听技术的创新应用和融合发展,分享推动超高清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

图片

图片

论坛设置两场圆桌对话,分别围绕“超高清频道高质量建设” “超高清内容创作与技术赋能”展开深入讨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制播研究所所长宁金辉,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毕江,上海广播电视台技术中心主任、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林云川,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兼卫视总监黄天文,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副台长朱皓峰,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朱广皓就高质量开展技术系统建设、内容排播、降本增效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系统集成中心主任金启棣,爱奇艺副总裁余珂,优酷技术中心总经理江文斐,腾讯视频技术总监朱子荣,芒果TV副总裁、CTO卢海波,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副总经理许飞就推动首页首屏超高清化、提升平台超高清占比、以先进技术赋能内容创新创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9场配套活动

推动内容与科技/人才/政策相互驱动 互启共荣

除论坛外,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共举办9场相关配套活动,既有充分展示一年多来广播电视精品创作成就的“中国广播电视精品盛典”,也有以交响乐形式演绎经典广播电视作品乐曲的“音乐会”;从全面盘点、推介“北京大视听”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项目的“北京之夜”,积极赋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信息发布和交流会”;还有“创投会”“大师班”“北京纪实影像周系列活动”“科影融合 AI赋能——AIGC与视听产业发展交流讨论会”“‘北京到底有谁在’创作行”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内容与科技、内容与人才、内容与政策相互驱动、互启共荣。

2024中国广播电视精品盛典

记录时代脉搏 传递人民心声 攀登艺术高峰

图片

10月11日晚,作为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光荣与梦想——2024中国广播电视精品盛典”在京举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各省市广播电视局台相关领导出席盛典,中宣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商务部、文旅部、最高检、最高法、国家卫健委、社科院、中国作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贸促会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盛典。

2024中国广播电视精品盛典设置“记录时代脉搏”“传递人民心声”“攀登艺术高峰”三大篇章,以采访互动、荣耀致敬、故事分享、文艺演出等多元呈现方式,深情回顾新中国成立75年来广播电视事业走过的辉煌历程,全貌展示新时代广播电视精品创作生产的人民情怀,大力表彰了新征程上广电人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的经典创作成果。

一系列广播电视精品佳品背后默默奉献的广电人,在此次盛典上分享了他们的创作心得,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广电人所记录下的社会变迁与时代风貌。

盛典上,“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电视剧展播活动重点剧目《日光之城》《山花烂漫时》主创团队也来到现场。《日光之城》制片人张筱玺与剧中四位主演张桐、旺卓措、班玛加、卡毛吉现场带来新媒体上悄然走红的“日光舞”,《山花烂漫时》饰演“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的演员宋佳现场谈到,自己会带着张桂梅老师的精神力量,勇敢前行。

本次盛典中,来自全国多个省市广播电视台的12位“金声奖”获奖主持人齐聚一堂,用独特的方式,展现广电人的风采与魅力。盛典现场进行了推优表彰仪式,对过去一年在纪录片、新闻、动画片三大领域做出优秀创作者进行了表彰。

此次中国广播电视精品盛典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全国广电行业改革成果和创作精品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时,对广电人精神风貌的一次全面检阅。新时代广电人将继续跟随时代节拍、站稳人民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树立精品意识,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广电视听经典“音乐会”

交响乐与影视剧的奇妙邂逅
图片
 

10月12日晚,本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音乐会”在中央广电总台交响音乐厅举行。

中国爱乐乐团百余名艺术家携手著名歌唱家雷佳等,共同为听众奉献了一场以“广电视听经典音乐”为主题的交响音乐会,以“团结奋斗”“人民幸福”“多彩中国”“交流互鉴”与“勇毅前行”五个篇章,庆祝礼赞伟大祖国75周年华诞。

在演奏过程中,每位音乐家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精湛的技艺,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对音乐深情诠释,就如同一场奇妙的魔法,让人们沉浸其中,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完美音乐画卷。本场演出活动努力以音乐的感染力,镕铸思想力,营造时代气象、弘扬文化新风、提振涵养精神,探索了高雅艺术独特魅力更好服务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模式,以乐为媒,助力广播电视“精品更多、传播更广、体验更佳”。音乐厅现场座无虚席,曲目之间掌声雷动。

北京之夜燃情推介

激发行业创作热情

图片

10月10日晚,本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重要活动之一,汇聚广播电视及网络行业精英的北京之夜在京举行。此次活动以展示和推介广播电视精品为核心,致力于聚集创作资源、鼓励文艺创新、提振行业士气,全方位展现出首都文艺创作新气象、新活力和新趋势。现场全面盘点“北京大视听”文艺精品项目,发布“北京朝阳建设国际一流影视制作基地计划”,启动“北京大视听”金融助力计划,推介多部正在创作的电视剧、纪录片、网络文化节目,举办2024年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项目和公益广告扶持项目推优仪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成果。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上台致辞,表达了对首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殷切期望和对本次活动的祝贺。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发布了“2024年北京大视听文艺精品项目”,共计120部作品,覆盖电视剧、电视动画片、电视纪录片、广播电视节目、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微短剧、网络动画片、网络纪录片、网络文化节目、网络综艺节目等11个类别,展现出首都视听文艺领域主题鲜明、视角多元、品类丰富的创作格局。

活动中,多部优秀电视剧、纪录片、网络文化节目的主创代表进行了精彩推介。电视剧《安全危机》《人鱼》《嘘,国王在冬眠》《有你的时光里》《即刻上场》、纪录片《何香凝》、网络文化节目《闪耀吧!大运河》的导演、制片人及主要演员分享了创作心得和幕后故事。其中,网络文化节目《闪耀吧!大运河》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正式启航,即将为大家呈现了一场运河之魂的流淌与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的发布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该基金旨在扶持和推广优秀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活动现场,相关领导及多位重量级行业嘉宾为72部优秀项目代表颁发了证书。同时,在此次“北京之夜”活动中,朝阳区发布了“北京朝阳建设国际一流影视制作基地计划”,大力推动影视拍摄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影视制作基地。

北京之夜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嘉宾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加激发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的创作热情。

政策信息发布和交流会

发布扶持政策 宣介特色园区 激活影视产业业态

图片

10月12日下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规划财务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政策信息发布和交流会”在京举办。活动分省市广电部门做影视发展的政策扶持信息发布及视听产业基地(园区)宣介交流两部分,旨在为影视发展提供更好的扶持政策和优质服务,激活影视产业业态,促进高质量的精品化创作。

政策扶持方面,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苏,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罗毅,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以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徐晓,福建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文珍,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国华,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庆才,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骏等8个既有好政策又有好作品的省市广电及文旅部门相关领导现场发布有关促进影视发展的政策信息和扶持措施,各省市广电部门坚守“攀高原、登高峰”的初心,在扶持政策上做到了全流程覆盖,资金扶持力度的加大和产业链的完善激活了创作生态,使之政策积极赋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视听产业基地(园区)是推动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场所,不仅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和生产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本次交流会上,北京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强,东阳市横店影视文化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周明翔,合肥市包河区常委、宣传部部长,合肥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晓晖,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产业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朝晖,青岛海发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彦,厦门文广影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婷,杭州市西湖区艺创小镇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杨均均,贵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樊俊,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管理中心主任邵震洋,江苏锡西影视文化产业园董事长杨斌,融创文化集团短剧事业部总经理、融创阿朵小镇项目总经理徐振双等11个视听产业基地(园区)代表宣介交流,其中既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复的产业园区,也有省市地方文创园区,各具特色和发展优势。他们就全方位服务和设施、技术创新和应用、人才培养和产业生态、影视基地与文化旅游融合等方面的举措和经验作了精彩的分享,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兴趣,各部门与各基地之间相互借鉴经验与举措,共同为影视产业铸造坚实后盾。

2024网络电影创投“新光计划”优秀作品名单出炉

“荐”证新光 “影”领未来

图片

10月13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2024网络电影创投“新光计划”终评路演在京举行,将这场跨度四个多月、备受大众瞩目的网络电影行业盛事推向了高潮。此次活动分“路演评审”“创投洽谈”“荣誉颁发”三大核心版块,全面展现了“新光计划”在营造创作环境、汇聚资源、拓展机会、培育精品、推举人才方面的经验举措和丰硕成果,为中国网络电影健康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等作为指导单位代表出席活动,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作为主办方代表出席,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赵彤,导演、编剧、监制陈嘉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监制、编剧、策划王红卫,资深影视制片人、监制、出品人,登峰国际合伙人刘开珞,阅文集团旗下新丽传媒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新丽电影CEO李宁,资深电影制片人、策划、出品人,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教授郁笑沣,北京大学副研究员、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吕帆,腾讯在线视频电影内容中心高级总监芦洋,爱奇艺副总裁宋佳,优酷电影总经理陈国青等11位嘉宾组成的终评评审团,与产业链条上影视创作者代表、影视公司、行业协会、影视专业院校师生、投资人、媒体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在活动致辞环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表示,网络电影虽处低谷,但未来发展空间无限,是一片蓝海。文艺创作需要人才支撑,无人才则无精品,因此要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相结合。当前有才华、有激情的年轻人缺乏机会,“新光计划”主要目标是发掘、培养年轻后浪,使其成为创作主力。同时,抓创作与抓环境相贯通,本次创投活动既是一个年轻创作者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是为网络电影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契机,期待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网络电影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指出,新光计划作为网络电影领域的重要活动,为网络电影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聚合融通平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网络电影发展重地,依托丰富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为网络电影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北京市广电局从内容、技术、国际传播等维度,对网络文艺精品给予全方位深层次的扶持与保障。他寄语“新光计划”与创作者:“发挥头雁效应,引领行业发展;坚守人民立场,提升作品质量;注重艺术创新,拓宽创作题材,带动网络电影行业锐意争先的创作氛围,增强网络电影的吸引力、感染力,让网络电影成为展现多元文化,传递正能量的重要载体。”

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代表主办方发言,她表示,每一部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一个漫长磨砺的过程。新光计划不仅为优秀人才和项目搭建了市场桥梁,更重要是后续以开拍和播出为目标,致力于为每个项目全程保驾护航。今天的2024网络电影创投“新光计划”是一个起点,让我们发现和遇见更多优秀创作者和优秀作品。

图片

“新光计划”6月正式启动,经三家平台专业内容团队的精心遴选,最终《穷途陌路》《生命摆渡者》《一线》《义无反顾》《无孤》《邻人可疑》《二龙湖车神》《黄金年代》《小有作为》《私人订制之好梦驾到》《推背图谜案》《太阳城》《猎战狂徒2大逃杀》《续命人》《奇奇》等15部优秀网络电影项目成功晋级至终评评审。这些项目题材多样,涵盖了现实、动作、悬疑、战争、喜剧、爱情等多个领域。

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们从项目的对标作品、故事设定、人物动机等不同角度给出了重点建议,结合项目的剧作水平、主创团队实力、可实现性等多个关键维度进行了全面评估。专家们表示,从情感入手塑造人物,让观众感受人物魅力,并寄语创作者,精心打磨剧本,用心创造内容,观众自会看见。

王红卫代表终评评审团总结发言,他说:“我们不要责怪观众,不要抱怨环境,不要迷信数据,要好好写剧本。我们的步子不要快,要胆子大一些,试试新路,希望‘新光计划’,这个新是吐故纳新之新,是更新换代之新,光是未来之光、希望之光。”

图片

最终,《一线》《无孤》《邻人可疑》《穷途陌路》《义无反顾》《二龙湖车神》《黄金年代》《小有作为》《推背图谜案》《太阳城》这10部作品脱颖而出,共同荣获2024网络电影创投“新光计划”的优秀项目荣誉,《邻人可疑》荣获最受期待项目荣誉。本次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将由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三家平台领头进行项目孵化扶持和投资制作。2024网络电影创投“新光计划”就优秀项目与丰富行业资源进行精准对接,为项目的孵化与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视剧创作大师班

刘家成、王小枪现场分享创作经验 干货十足
图片

10月11日下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创作大师班”在京举行,知名导演刘家成、知名编剧王小枪分别以《电视剧精品创作的三个着力点》《剧本72变》为题现场分享创作经验、揭秘创作、答疑解惑,讲座全程输出干货,为年轻从业者呈上鲜活的一手创作心法。

活动现场,刘家成导演畅谈了对创作影视精品的认知,从精品剧创作的价值观上提出应着力深入群众、坚持创新、突破自我,从方法论上提出既要潜心创作,从生活中提炼打磨细节与情感,也要拓宽文艺创作视野,把文化厚度体现出来、传统文化价值发挥出来。

知名编剧王小枪现场回顾了从业十几年来的行业观察和创作体验,分享了自己对电视剧剧本题材类型变化、如何写出致敬时代精神的剧本、编剧如何适应日新月异变化等方面的心得。他认为,无论题材类型如何变化,内容才是一剧之本,这是不分题材、不会变的,好内容好作品好表达才能打动人,能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而从创作本体出发,要坚持体验生活,做到不盲从、不保守、不放弃。

讲座之后,现场观众围绕“创作中如何润物细无声地树立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大时代观”“现实主义创作如何做到真实呈现和真诚表达”“如何以精品创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何适应年轻一代观众和国外受众的需求来创作”“如何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创作能力”等话题向两位老师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活跃,掌声笑声连连。

这是一堂集创作引领、业务交流、行业观察、市场分析等多维度于一体的电视剧精品大师课,体现出电视剧创作者“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提升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北京纪实影像周系列活动

三大主题探索影像纪实新境界

10月11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重要的配套活动之一“纪录片提案大会”在京举行,活动旨在更好发挥纪录片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功能,展现纪录片创作新气象、行业新成果、创新新趋势、产业新生态、国际新高度。

图片

“纪录片提案大会”吸引了众多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和团队参与,他们带来了众多富有创意和深度的提案,涵盖了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等多个领域。经过专家评委的严格筛选和充分讨论,最终评选出了“十佳提案”,这些提案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更展现了创作者们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在颁奖仪式上,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建华与终审评委共同为获奖者颁发了“十佳提案”荣誉证书,三项资源类奖项也名花有主。

10月13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北京纪实影像周系列活动”在京举办。纪录片行业主管部门、众多纪实影像从业者、纪录片创作者、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虚实相生——科技赋能纪实影像创新交流分享会”“科普视听创作者大会”“纪实影像助力城市建设分享会”三大主题展开交流与探讨,共话纪实影像的创新发展。

图片

上午的分享以“前沿透视·虚实相生”为主题,邀请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齐慧超和北京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边建发表致辞,回顾了纪实影像领域的丰硕成果,并对未来科技赋能纪实影像创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赵捷,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正高级工程师范晓轩,北京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中心郭豪珺,北京虚拟动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崔超及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李伟六位国内纪录片领域顶级专家学者和AI领域创新实践者分享了AIGC等高科技技术如何赋能纪实影像创作,嘉宾们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前瞻性的思维,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为纪实影像领域在AI科技时代的发展探索了路径,促进了科技与纪实影像的深度融合。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纪实影像领域将在AIGC技术的助力下,不断创新创作手法,拓展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真实、富有感染力的精彩作品。

图片

下午第一场“科普视听创作者大会”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技术普及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国科普视听节目制作质量的提升,增强公众对优秀科普作品的辨识能力,提高科普视听创作者的制作技术水平,提升优秀科普作品的宣传效果。

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信息通讯技术专家邬贺铨致辞,他对科普视听创作的社会意义和科学价值做出了重要评价,他指出:“你们用镜头记录科学,用声音传播知识,用智慧点燃大众对科学的热情,使中国的科普事业更加大众化、普遍化。”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孔建华、中广联科普视听宣传委员会会长孙苏川分别致辞。上海市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陈雨人,苏州电视台党委委员,集团副总李君,中国科技大学梁琰博士,五洲传播中心影视制作中心副主任孔伟娜,北京发现纪实传媒董事长池建新等共同探讨科普视听创作趋势,交流科普内容传播技巧,分享科普内容制作经验。本次大会还邀请了近期从平台上选出的部分科普短视频播主,参与交流,分享心得。现场发布了《科学纪录片2023年度推荐片单》。

图片

下午第二场“纪实影像助力城市建设分享会”上,北京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孔建华先生,北京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融媒体中心佟志伟主任,北京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心主任邵晶主任与中国纪录片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行业电视委员会副主任李成才,纪录片制片人、导演陈怡,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融媒体中心主任佟志伟,北京广播电视台《向前一步》主创刘影慧,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导演吴琦,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北京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赵瑞等齐聚光影的世界,分享见解,共同感受纪实影像助力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的魅力所在。 

科影融合 AI赋能

推动AIGC赋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10月12日上午,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朝阳区委区政府指导,朝阳区委宣传部、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主办的“科影融合 AI赋能——AIGC与影视产业发展交流讨论会”在京举办。作为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配套活动之一,邀请了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阿里云智能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代表,以及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分享,邀请了数字栩生、聚力维度、亿维智形等AIGC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企业代表,围绕“科影融合趋势下,供需适配如何破局?”“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何为创新之源?”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活动发布了朝阳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招募计划,举办了首批生态伙伴入驻意向签约仪式。影视行业主管部门、影视特色园区及企业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为加快推动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影视制作基地,今年6月,朝阳区联合华为、华鲲振宇、生数科技等科技生态伙伴,中影、阿里、墨境天合、鼎盛佳和等影视头部企业,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同启动建设全市首个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中心以“1+4+5+N”的建设模式,开拓AIGC赋能视听产业发展应用场景,构建“软件+硬件+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着力打造面向全行业开放共享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心规划部署一期约200P训推一体化人工智能算力,设置3000平米产业承载空间,涵盖展示交流、综合测评、企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常态化开展人才实训、资源链接、数字视听创新大赛、论坛沙龙等活动。通过构筑视听产业模型生态,促进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推动一批视听领域典型示范应用场景落地,为中国视听产业工业化发展贡献朝阳力量。

“北京到底有谁在”创作行

影视与科学碰撞火花

图片

10月13日,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怀柔区委宣传部主办,首都视听产业协会承办的“北京到底有谁在”创作行在怀柔区举办。

作为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活动邀请了青年编剧、导演、制片人等二十余人,一同参观了博纳影业怀柔园区、海好实景基地、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中心、科学城创新小镇以及雁栖湖核心岛,亲身体验科学与艺术在这“一城两都”中交汇碰撞的独特魅力。

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示范区,目前已集聚中影、博纳等1000多家影视及相关文化企业,是北京“中国影视高地”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怀柔区加快推动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中国影都也在不断探索影视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推动科技、文化、艺术等元素在怀柔交相辉映,实现科技与影视的“双向奔赴”,也为文艺创作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为期三天的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落幕。这场以“书写伟大时代,精品奉献人民”为主题的内容丰满、形式多样的国家级广播电视行业盛会,在聚焦广播电视精品创作的丰硕成果与时代精神的同时,充分展现了广电人的使命与担当。站在当下中国广播电视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交汇点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通过一场场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的盛会,为参会者们提供了富足的“精神食粮”,为广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智力支持与实践指导。让我们以精品为约,聚创作之力,共启发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