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
登录春推会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主题剧”的新命题与新突破:《理想照耀中国》表达时代、润泽人心

来源: 国家广电智库 发布时间:2021-05-10
字体: | |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展了“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播活动”。
 
所谓“主题剧”,为庆祝或纪念特殊节日或重大事件而播映,是在特殊时间节点表达纪念意义的电视剧。主题剧无疑属于主旋律创作的序列,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教育性,往往因其突出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宣教特征,较难在激烈的注意力争夺大战中抢占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人群体的注意力资源。但必须认识到,对主题剧而言,重大历史时间节点上的剧本书写、精神刻画以及画面呈现,既是一个政治命题,更是一个艺术命题,一部好的主题剧是以艺术形式对一个时代的发展作出生动注脚。
 
正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创作展播活动通知中所提及,要“大力推进理念、方法、手段,内容、体裁、形式创新,围绕创作展播活动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以不同艺术风格进行多样化表达,在主旋律突出、正能量强劲的总要求下,形成百花齐放、雅俗共赏的创作生产格局。”因此,寻求意识形态表达方式上的突破,让强主导性的主旋律题材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其政治宣传教育的作用,做到“叫好”又“叫座”,是当下主题剧谋求转型与新变的核心命题。
 
面对主题剧创作的新命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策划组织创作的主题重点作品《理想照耀中国》大胆探索,打破既有主题剧创作格局,以“系列短剧”“30分钟”的形态横空出世,叩问市场。
 
该剧通过不同时期的40组特定人物和故事,以点带面地串联起建党百年辉煌历程中的奋斗故事,这其中,我们可以洞察到主旋律作品艺术创作所发生的范式转换,它采用刚柔相济的意识形态传播策略,探索将主流主导的叙事方式与市场导向的叙事方式相结合的新路径,为当代主题剧的艺术表达开拓了新思路。
 
新形式:开放协同 结构化组织创作生产
 
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复杂系统,互联网的发展将整个社会微粒化、结构化,社会整体的聚合效应进一步减弱,我们面临比过去更加复杂、边界更加宽阔、社会成员主体化程度更高、颗粒度更细的社会。在新的传播生态下,强化开放与协作的互联网思维、发挥媒介系统的自组织作用,对开创主旋律艺术创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如此,《理想照耀中国》以开放和协同为价值逻辑,打造系列短剧这一新剧作形态,探索主题剧开放创作与协同生产的新创制范式。
 
1.打破封闭,调动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生产
 
不可否认,互联网改变世界靠的是开放条件之下的连接和再连接。但在我国,由于内容领域的意识形态敏感性,传统主流媒体的自我封闭状态依然存在,其生产常常与精英逻辑相关联,对于社会普通个体的生产能力信任程度较低,这就导致其难以利用互联网时代被激活“个体”的关系要素和各类闲置资源。
 
作为媒介融合发展的最新表述,“四全媒体”不仅仅是对于媒体生产流程的再塑和功能的整合,其核心是形成新型舆论引导格局,即从全程、全员、全息、全效多个维度出发引导传播生态,放大网络连接背景下个体的价值共识和身份认同,以底层力量助推理想传播效果的生成。它体现着“互联网+”背景下媒介系统的自组织所强调的开放性、非线性以及动态协调等机制的实现,具有深刻的价值逻辑。因此,要想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潮流,主流价值内容的生产传播必须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生产力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和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能量和资源。
 
为了给观众呈现更生动、更真挚、最具感染力的“中国梦”故事,《理想照耀中国》在故事编创机制上大胆创新——从选题线索到创意,该剧的创作环节通过网络进行全民征集,开展了一场极具互联网特点的“全民共创”活动。这种力邀全民参与开放性项目创作的创新尝试,打破过去由专业媒体生产的逻辑,调动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信息生产的积极性,在宏观价值的基础上推动创意的自由流动,集群聚智。
 
2.打破单一,尝试统一命题的多元叙事
 
非线性是自组织涌现的根本动力。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曾将协同学定义为复杂系统中各关联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合作、协调、竞争等协同行为,产生协同效应。在自组织涌现的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合理调配和趋向价值一致,从多角度进入,减少临界点阻力,使整个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
 
在艺术创作中,结构是将情节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加以排列的外在形式。影视叙事结构中最常见的是戏剧式线性结构,它以时间顺序为主导,按照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进行叙述,情节环环相扣,剧情冲突达到高潮后呈现大结局。相比同样体量的线性结构影视作品,非线性组合式的结构题材容量较大,拓展空间无限,它也能够以多棱镜般的丰富视角折射广袤时空的绚烂图景。
 
《理想照耀中国》创新尝试系列短剧,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线性结构,可以传递更多内容和信息,表达多重情绪和思想;各个部分分则独立、合则一体,体现的风格和手法各异,又统一于影片的总主题,化整为零,形散神聚。《理想照耀中国》40个选题由1个总导演、15组分集导演以不同艺术风格创作,呈现百花齐放的多样化表达的局面,可以让观众看到更多艺术的可能性,在一部作品中获得更多艺术体验。可以说,这种将拥有不同艺术特点和才华个性的创作者组合在一起,形成多维群像和多样景观的主题剧新型生产模式,散发出新鲜别样的韵味,具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新视角:历史提喻 小切口进入大时代
 
在权威解构、个性彰显的现代社会中,“文化”的而非“政治”的、“消费”的而非“生产”的日常生活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场域。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必须正视被大众消费商品化的现实,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也需要将创作视角从“由上往下” 转为“由下往上”。
 
基于湖南广电在青春领域深耕的经验,《理想照耀中国》在整体创作上面向青年观众,视角更为亲民化,把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进行互补式运用,遵循着提喻法的逻辑尝试对百年党史给予贯穿性的表述,塑造的是在伟大历史瞬间中发挥价值的普通人,进行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表达。
 
1.关注时代拐点,凝练关键节点新风采
 
传统主旋律影视作品在题材选择和内容表达上,大多数是承担了对于民族历史记忆的影像记录,往往有着宏大的历史叙事,强调在宏大的叙事结构中进行波澜壮阔的年代书写。虽大气豪迈,却难免有失灵动、有失新颖。同时,宏大历史的再现也必然受到影片剧集和制片时限的约束。
 
基于此,《理想照耀中国》转换选材思路,放弃了对历史全景的书写,不求面面俱到地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的辉煌历史,而是立足具体事件,在宏观的历史中发现角落中的璀璨,在浩大背景中精选典型组合重构。该剧将中国近100年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以及复兴时期,关注各个时期的关键拐点,再现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年以来团结和引领中国人民,高擎理想和信仰的炬火,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不息奋斗的动人征程。
 
举例来看,“革命时期篇”涉及《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面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红军长征、七七事变、地雷战、渡江战役等关键事件,串联起了一部令人荡气回肠又肃然起敬的革命史。这些小切片、微历史,是一页页历史记载中的底色,是一幕幕历史辉煌中的基石;更能满足观众对主旋律题材的好奇心,也更加能够拉近观众与主旋律题材的距离。
 
同时,《理想照耀中国》对每个时间节点进行精准的艺术化提炼,将每个时代故事以时长30分钟的短剧形式呈现,剧集形制短小,剧情紧凑集中,顺应了全民影像时代尤其是短视频流行带来的观众审美习惯的变化,与网络化时代受众群体习惯于碎片化叙事的消费偏好相对应,相比于单集时长在45分钟左右的常规剧集,简练隽永的短剧更适合进行新媒体传播
 
2.关注个体,表现平凡人物真善美
 
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传统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的“高大全”式的集体主义英雄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个体的英雄情结,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完美的角色塑造往往流于陈规化、刻板化、模式化,无法突破政治框架和社会意识形态,势必会淘汰在主旋律作品的发展进程之中。因此,英雄必须走下神坛、走进生活。从英雄视角转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视角,弱化英雄人物的神圣性,强化其个体性,应该成为新时期主旋律艺术创作的当然选择。
 
《理想照耀中国》虽然回应的是宏大的“建党百年”主题,但其将视角进一步下沉,立足于普通人物的平民视角,广泛地挖掘不同历史阶段各行各业中最可爱的一个个生动的青春故事、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将宏大主题落实在每个个体身上,使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个体生活实现同构与对接。
 
该剧坚持将历史事件与群众生活的紧密联系,历史总体框架下展开散文化的微观叙事,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探寻当代中国人民追梦圆梦的奋斗历程中平凡人物身上的真、善、美,更平和、更质朴地去讲述小人物的故事。这种“小人物、大时代”的叙事策略,将宏观的社会图景与微观的个体命运进行互文性诠释,勾勒出了时代风云和个体际遇之间的因果张力,拉近总体性的历史叙事与观众的距离。
 
《理想照耀中国》所选取的代表人物,并不是传统视野中的“伟人”,而是作为党和国家重要历史瞬间的参与者的中国年轻人中的先进分子:中国首位“劳工律师”施洋、冒着枪林弹雨运送解放军战士横渡长江的17岁少女颜红英、参与红旗渠工程设计的吴祖太、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章华妹、陪练出中国几乎所有的女子柔道世界冠军的刘磊磊……虽然着眼于挖掘个体人物的“英雄性”,但《理想照耀中国》避免出现过度英雄化的塑造方式,反而强调角色塑造的立体化、深刻性以及代表性,把“追梦人”和“奋斗者”进一步地大众化和普通化,让主流价值表达“更接地气”。
 
新语态:共情表达 个体情感汇聚时代精神
 
乔纳森·特纳认为,情感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可生成对广义社会与文化的承诺。换句话说,情感机制成为理解当下中国社会的重要维度。影视创作中经常提到一个叫“共情”的美学概念,是指人类真实心灵感受投射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他人身上的过程的现象。《理想照耀中国》用“情”包装叙事,淡化意识形态的政治性,既考虑年轻受众的情感需求,又保证对家国情怀的建构与承载,以情感唤起的方式引发观众共鸣。
 
1.彰显人性,细描真情实感
 
正如别林斯基所评价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以真实、自然、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需要视生活真实为源泉和生命,遵循生活本身的逻辑来表现社会重大事件和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当然,与机械模仿不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有选择的提炼、加工和升华,如郭沫若提出的历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主题剧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同样也允许创作者遵循情感逻辑和审美理想进行艺术概括。
 
不同于传统主题剧书写大历史、刻画大事件,情节设置泛泛而谈,以直白的台词或直观的镜头来直接输出主流价值观以影响观众情绪的创作特点,《理想照耀中国》通过鲜活曲折的情节设置、丰富细腻的情感元素,以真实可信的细节打动人心,即在情节冲突的引导下观众会不自觉地陷入对“故事”的认同,从中获取某种情感上的宣泄、道德价值观念上的平衡。
 
《理想照耀中国》一方面依据强调事实叙述和客观再现;另一方面又进行适度艺术加工,使作品更富有戏剧性和感染力。该剧总导演傅东育强调内容需要构造出真实感,同时体现戏剧化的真实性和编织感,用故事来说服人,给年轻人以共情;总编剧也强调只有感同身受才能催生精神感召力和情感震撼力,因此必须体现党性、信仰与时代性、普适人性的结合,把精神积淀到具体而微的事件和细节中。必须看到,只有立体彰显人性、充盈真情实感,才能让文艺作品中的核心价值观真正走入观众的内心深处。
 
2.强化信仰,厚植家国情怀
 
于主题内蕴而言,主题剧最核心、最关键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对重大节日或事件的纪念与追忆,激励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所以主题剧的艺术创作并非只是简单再现一段历史或一群人物,也绝不止于复刻历史进程中中华儿女的情感画卷,而更在于从中提炼升华具有共同特质的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时代精神,赋予作品穿透现实的精神力量。
 
《理想照耀中国》联结过去与现实,用视听艺术的力量让形而上的价值信仰,更加生动地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人物故事,同时于影像叙事的过程中,强化故事中强烈的时代情怀与坚定的信仰追求,以诗歌般的情感与磅礴的气势,让观众能站在更高的视野从更宏大的角度去感受与领略,引发年轻观众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该剧用快节奏、精悍有力的新锐短篇,讲述“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国”的追梦故事,力争让每集都能有精神的高光时刻以及情感的巅峰体验,以精雕细琢的细节和抽丝剥茧的情感,缝合主流意识形态与青年观众的心理罅隙,真正走近青年、反映青年、影响青年。《理想照耀中国》从青年观众的情感认同入手,有利于观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由情感认同到认知认同,最终达到行为认同,真正实现感召和凝聚最广大群众。
 
总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因为现实总是处在无限丰富的运动中,艺术创作只有不断创新尝试、与时代紧密联系才能葆有簇新的生命力。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主动探索符合现实和市场方式的新的主流话语表达范式,其创新态度值得肯定、创新路径值得思考、创新成效值得期待。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作者:喻国明(传媒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