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 | 五问《中流击水》:主旋律创作如何浪遏飞舟?
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主办,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电视剧《中流击水》创作研讨会6月1日在北京举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批讲述历史、致敬时代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涌现。在这样的环境下,主旋律影视作品创作如何能够创新突破?更多地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总台出品”这支队伍,有何特别之处?
今年是主旋律创作的大年,对于“总台出品”这支创作队伍,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给予了高度肯定:“这是一支中国电视剧制作国家队,发挥了制度的优势,理论的优势、人才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党史立传,为党史画像,同时也为九千多万中国共产党员明德。”
谈起这支创作队伍,仲呈祥的言语之间充满了熟悉和自豪:“《中流击水》的编剧黄亚洲写过《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等剧,他对这段党史有比较充分的积累。导演宋业明拍摄过一系列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国家队调集了这种精兵强将,在主旋律题材创作领域做出了表率。”
《中流击水》这部剧独特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作为多年研究党史的专家,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秘书长、研究员黄如军坦言:“1919年至1928年这十年间,是党初建和成长时期,其复杂性和艰难性是很难去细致表现出来的,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大都粗略而过,但《中流击水》用30集的时长细致描述这段历史,填补了很多空白。这是《中流击水》相对于其他同类题材的特色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党的历史上,这段时期是最值得书写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如果再往前其他剧也有写,可能会重复。党成立以后的这段时期被《中流击水》做了仔细的分析、完整的呈现,是我觉得这部剧与其他剧不同的地方。”
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电视剧,在创作上有哪些挑战?
总导演宋业明认为,如何梳理和处理好这段历史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是这部剧在创作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
“理清这段历史中的人物关系,并通过他们之间的关联来呈现一段完整的历史,是《中流击水》在创作中的一大特色。”宋业明说。
对此,《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给予了高度评价:“《中流击水》真正成为了一本生动的党史教科书,剧中,由众多的人物把整个历史串起来,这样一个多角度的讲述对我们学习历史尤其是党史特别有帮助。”
《中流击水》选用了大量青年演员,如何评价他们的表现?
在选角上,《中流击水》大胆启用了许多青年演员,带给观众耳目一新、青春洋溢的观感。这是如何做到的?又对以后的创作有哪些启发?仲呈祥坦言:“《中流击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面的成功经验。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特型演员也是要换代的。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下一代青年演员要接好这个接力棒。”
他高度肯定了王仁君在《中流击水》中的表演,与此同时,也对众多青年演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扮演历史人物也是有条件的,必要有充足的历史修养,美学修养的准备,史实、史格、史才缺一不可。”
电视剧创作,如何既尊重历史又把握好艺术呈现?将历史的真和艺术的美完美统一?
作为一部旨在展现真实历史的影视作品,《中流击水》同样具有诗意和浓厚的哲学性。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坦言:“今天,《中流击水》用青春的视角和青春化表达的方式再现这段革命历史,塑造青春热血的人物群像,既符合历史事实,又符合历史规律,更符合当下审美。”
“这部剧在为难的各个选择中做到了一个难为的境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杨乘虎这样评价《中流击水》。难为的境界是什么?他解释说,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域,尤其党的早期历史,这部作品下足了功夫——守正创新:“坚持历史的真实性,是总台出品的初心和坚持的原则。”
总台精心打造的《中流击水》以看得见、听得到的革命历史,在彰显主流媒体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的同时,引领了全社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以饱满的精气神迎接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CCTV-1黄金时间电视剧《中流击水》正在播出!
来源:CCTV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