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
登录春推会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剧评 | 择“心”之所向,崇“魂”之光芒,重大革命历史剧《大决战》以新视角引领新审美

来源: 传媒内参 发布时间:2021-06-28
字体: | |
 
当下,建党一百周年的宣传氛围日渐浓厚,优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不断涌现,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代表的各大播出平台也针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影视内容进行重点布局。其中,央视一套在内容规划上尤为亮眼,从《觉醒年代》的高开高走到《中流击水》的良好口碑,具有较强的优质主旋律内容延续性。
 
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鹿鸣影业有限公司承制的重大革命历史剧《大决战》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该剧以解放战争为背景,通过全景立体式地展现三大战役,从故事题材、人物塑造、社会历史风貌呈现方面进行了创新性表达。自该剧开播后,就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网友纷纷表示:“这战争场景也太震撼了吧”、“《大决战》真的太好哭了”、“好期待看后面的内容啊”……
 
凸显现实化、平民化视角,多重维度刻画共产党人的“赤忱之心”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秉承的正是同样的初心。而《大决战》中的共产党人群像,显然是将这一份赤诚初心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表达与凸显。该剧的群像刻画功底如何,我们可以从前期的预告和已播剧情中一窥端倪。
 
在前两集中,随着景别的由近及远,一个个立体多面的人物轮番登场,风雨变幻的中国即将发生重大的变化。随着“几十年军阀混战,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如果任由战争发展下去,国将不国”、“我们这次是铁了心要谈出一个和平的结果来”、“某几个人说得太多了,普罗大众说得太少了,何来民权?”等画外音的响起,不仅揭开了重庆谈判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内战、维护和平,也彰显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全部是基于对人民安定、国家发展的考量。
 
面对仍处于水深火热的人民群体,周恩来缓缓说出的“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死,我们前仆后继,为了坚守正义”、“我们一起为建立一个崭新的、民主自由的新中国竭尽全力吧”等话语尽显人民公仆的真诚本色;朱德,解决各兵种协同作战、后勤补给、军工生产等问题,“不惜一切牺牲,用战争换取和平”,正是这样的信念赢得了民心和人民的解放。
 
而国民党方面,蒋介石在国共谈判的初期就持有傲慢的态度,并说出“不要准备辣椒,他们乡野村夫吃高兴了,我们就要吃苦头了”,以及预告中从气定神闲地说“共匪共匪,既然是匪,剿灭就是”,再到愤怒地喊出“沈阳丢了”,体现出国民党从优势到败势的扭转;蒋经国的那句“我们党国已经走在了毁灭边缘”更是体现出其内部的分崩瓦解。
 
同时,在人物群像的展现上,国民党军官在会议桌前正襟危坐,表面上一片和谐,实际上却是各怀鬼胎,为革命前途着想者寥寥,为一己私欲者比比皆是。而共产党人则是在野外战场上商讨协同作战的现代化战略方针,希冀尽快解放全中国,两者也产生了强烈的差异化对比。
 
此外,与其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不同的是,《大决战》并非单纯塑造伟人、领导人的光辉形象,更是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不仅将领袖人物通过平民化视角展现,做到立体化、个性化表达,也从小人物的成长变化中,将故事内容的代入感加强,从而使观众入情。
 
预告中,白老虎屯的一连战士们在没有增援、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始终在阵地坚守;塔山阻击战,面对国军海陆空的全线猛攻,前线战士誓死驻守防线,让众多网友热泪盈眶;更有共产党员铿锵有力地喊出“我们加入共产党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前仆后继、不畏炮火的精神无一不在增强革命的信仰与胜利的光亮。这些人物的出场,均会通过触及革命历史真实、展现战争背后故事,最终给观众带来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
 
兼顾严谨性创作与创新性表达,多线索并行还原历史、挖掘背后故事
 
对于这段大众较为熟知的历史,如何进行创新化演绎,使这些共产党人群像深入人心,成为《大决战》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关键问题。
 
从作品主线上来看,《大决战》主要从战略、战术、战斗三个层面全方位讲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故事整体性较强。在战略层面,主要以毛泽东、蒋介石为代表,对国共双方中央指挥部进行描绘刻画;在战术层面,将林彪、罗荣桓、杜聿明、卫立煌等为代表的双方前线将领进行对立式、深度化演绎;战斗层面,则以三大战役中著名战斗的前线指挥员、战斗英雄等为主要角色,在不同层面为观众增加代入感。
 
与此同时,为了还原那段历史岁月,从而更好地令观众身入、情入、心入,该剧主创人员在前期进行了大量资料查阅整理工作,在美术置景、服装道具、后期特效等细节方面力求尊重史实,尽力向史实靠拢之外,还挖掘史实背后的历史逻辑、为众多观众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增添人性色彩和生活气息,在保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严谨性的基础上,令观众更沉浸于那段故事之中。
 
首先,在演员的“软件”配置上,该剧涉及人物众多,主要角色有350人,特约演员达到800余人。其中包括饰演毛泽东的唐国强、饰周恩来的刘劲、饰演朱德的王伍福、饰演刘少奇的郭连文、饰演任弼时的王健,中生代实力派演员王劲松饰演蒋介石、于和伟饰演林彪、刘涛饰演宋美龄、王雷饰演习仲勋、林永健饰演聂荣臻等,阵容强大。
 
其次,在制作“硬件”上,该剧采用8k、50帧拍摄,在画面色彩和镜头语言运用上,做到了对历史的真实再现。从一系列预告中可以看到,为了更好地还原战争场面,主创团队搭建了大量的城市废墟等场景,置景和拍摄难度不言而喻。同时,该剧还大量采用了数字绘景技术,特效总时长在300分钟以上,借助军舰、大炮、战机轰炸等要素,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般地直观战争场景。可见,《大决战》试图以电影级制作水准打造符合当下审美品位的精品剧集,或将树立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的新标杆。
 
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贯穿始终 引发强烈情感共鸣
 
由于具备特殊的宣传作用以及蕴含丰富的真实感人故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成为荧屏上的“常青树”。但在另一方面,此类题材的发展也需要适应、结合当代价值观与观众思维,才能真正在故事之外,引发社会大众对这段历史、这种精神的认知与共鸣。
 
正如毛泽东曾在开国大典反复喊出“人民万岁”的口号,《大决战》不仅让老一辈观众重温历史、再次点燃人民当家做主的获得感和自豪感,更让无数年轻观众在整体上从“历史的正义”和“人民群众的选择”两个层面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将不同时代的人民群体进行深度连接,也是该剧在创作上值得肯定的地方。
 
主创班底实力雄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决战》的品相。不仅拥有在中国电视剧行业极具影响力的导演高希希为代表的主创团队,还邀请军史党史专家和军事顾问全程提供专业建议,严格把控、保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还原度,让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大决战》不仅仅将作为建党、建国过程中的重要历史坐标——三大战役的始末搬上荧屏,更重要的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该剧用生动、形象的艺术表达,诠释了这样的社会价值:美好的新生活来之不易,不忘过去才能展望未来。可以说,《大决战》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一次对人民英雄的致敬。后续故事演绎与播出成绩如何,值得期待。


作者:王涵
来源:传媒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