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电影导演宋晓飞150天拍完了《雪中悍刀行》
剧有它的市场规律,从小说到改编再到投资,是挺复杂的一个过程,机缘巧合比较重要。
拍到第七天的时候,我们开了个会,如果一直按照这个节奏的话,这个戏得拍一年,但我们只有5个月的工作周期,下了军令状的,不能超期。
我不觉得几分钟一个高潮、几分钟一个转折就能让观众买账,我还是坚信好故事能打动所有人。
灯光熄灭,银幕亮起,一出亦庄亦谐的江湖故事徐徐展开。
在宋晓飞导演工作室的小型电影放映厅内,笔者提前看到了《雪中悍刀行》的“初貌”。封闭空间里,镜头下具备东方美学的写意世界,一帧一画,都被尽数放大。小荧屏的故事被挪到大银幕,一点儿也不含糊。
当然,这并非此剧最终的版本,色调、音乐等方面还要经过各型号手机、各类投屏神器等不同观剧工具的检验,以求调试出能够带来最佳观剧体验的视听效果。这几乎是宋晓飞从电影行转到电视剧界,在创作上唯一不同的一道流程。
宋晓飞曾担任喜剧片《斗牛》、动作片《一代宗师》、爱情片《北京爱情故事》等电影的摄影师,也是《情圣》系列的导演。首次执导电视剧,对于宋晓飞而言,并不意味着“下凡”,用他的话就是,“电影和剧的本质区别在我眼里就是长篇故事和短篇故事,我们的工作团队与拍摄流程都是一样的。”
《雪中悍刀行》是由宋晓飞执导,王倦编剧,张若昀、胡军、李庚希领衔主演的古装武侠剧,改编自网络作家烽火戏诸侯的同名小说。去年7月3日开机,全剧组于11月29日杀青,拍摄历经150天,书粉与剧迷翘首以盼。上个月官博释出预告片,今秋播出有望。
拍剧需要机缘巧合
我去年本来要拍一个爱情电影的,受到疫情的影响项目暂时搁置了。之前因为一些电影项目跟新丽传媒合作比较密切,去年正月十五前曹华益曹总来找我,说有个故事想让我来拍,就是《雪中悍刀行》,也算机缘巧合。
当时他非常坚定地相信我可以完成好,我拿到剧本后,一口气就看完了。王倦是前年写的剧本,大概去年春节期间完成的。这个剧本对我吸引力特别强,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王倦的改编我都很喜欢。
然后我就问曹总,“可不可以让张若昀来演?”
我那时候恰好看了《庆余年》,张若昀来演徐凤年这个角色的话,应该会轻松有趣一些。后面也就促成了这件事。还有胡军饰演徐骁、刘端端饰演赵楷、张天阳饰演吕钱塘、杨皓宇饰演老黄,这几位演员是我选定的。
启动一个电视剧项目不像电影,有一个选题或者有一个创意,我们约上编剧聊一聊就可以执行起来了。剧有它的市场规律,从小说到改编再到投资,是挺复杂的一个过程,机缘巧合比较重要。但最重要的,我还是想找到一个好故事,我倒不太迷信有多大的IP,或者有多大流量的演员。
《雪中悍刀行》这个戏情感方面做得非常好。我当时看剧本印象最深刻的是徐骁和徐凤年之间的父子情,从质疑到理解、从对抗到和解、从反抗到继承,这个情感关系既有张力,又有很感人的东西。还有徐凤年姐弟之间的亲情线也很有可看性,其中有从守小家到为大国的丰富立意。
其次就是故事的爱情线矛盾性很充足,又不失纯粹;友情线非常“江湖”,烈的时候情浓于血,淡的时候又像一阵微风,很深刻,不矫情。整体上,剧本对人物关系和情感比较系统的设计打动了我。
看完剧本过了半个月,我就加入到了这个项目中。这个项目是时间紧、任务重,建组过程需要对故事的背景有深刻的了解,于是我开始看原著小说。小说里面的内容很具体,王倦老师进行了提炼,我需要根据小说对场景的详尽描写来准备服化道、置景。
比如建听潮亭,它是一个明六暗九的格局,从外面看是六层,算上地下它其实有九层,包括铃铛挂在哪个位置,牌匾的题字,这些需要去小说里找出来。包括剧中人物的来龙去脉,也就是剧本之外的东西,得把它挖掘出来。
要写意,更要传神
我身边的所有合作伙伴都是拍电影的,我们是以电影的制作流程来做这个剧。我跟大家说,电视剧对于我来讲就是一个长篇故事,有点像开了四五个电影项目,按照这个逻辑来做,体力上必然要辛苦一些。
每个场景都拍得比较细致,但是又要求大家速度很快,这确实是我遇到最大的困难。拍到第七天的时候,我们开了个会,如果一直按照这个节奏的话,这个戏得拍一年,但我们只有5个月的工作周期,下了军令状的,不能超期。做了一些调整,拍摄的密度更强了一些。
我在开机之前做了一整本的分镜,我们和动作指导也将所有的动作设计完成了,这也是电影的流程。因为我们有些武戏得拍十天半个月,但在剧中可能也就两三分钟,所以我会带着大部队去拍文戏,然后把设计好的打戏交给B组导演和动作导演,最后根据粗剪效果再做补充拍摄。
这部作品我尽量让它有传统武侠的特点,但是我不排斥其他的标签。原著里也有一些玄幻色彩,我不能把它摘除掉,我需要考量的是,传统武侠碰到玄幻该怎么衔接。人物本来在一招一式的打,然后突然要飞上天,这个衔接比较不好处理。
所以我就在传统武侠的范畴里,让动作戏更飘一点,写意一点,不必像《斯巴达300勇士》那样拳拳到肉、刀刀见血,不需要看到那么多技术细节,但是视觉感受很重要。尤其是张天爱饰演的白狐儿脸,她是第一集就出场的武林高手,我尽量让她的招式更有飘逸感。
这个故事里的高手有四个境界,分别是金刚境、指玄境、天象境和陆地神仙。这些侠客都具有怎样的能力,招式都有什么特点,对手之间的差距有多大,这些得传递给观众。基本上,级别越高越看不清招数,要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设计。
我们看小说的感受也是这样,武侠是需要有一些想象力的,需要留白。可能人物一拳过去你看不到他是怎么挥的,但我们做了一些面部的变形等身体反应,让观众去不由自主地思考刚刚那一瞬间发生了什么,两者都是什么级别的高手。这其实是基于写实原则,采取的写意手法。
写意并不是抛弃形象真实,而是超越真实,以虚实结合的方式来揭示故事的情感本质。这个戏不论是打戏风格还是整部剧的影像风格,都不是为了特殊而特殊,而是基于这个故事的背景,设置出最符合它的“调性”。
每部电影都会有每部电影的调性。这部剧比较特殊的是我们全程采用电影摄影机在拍,电影摄影机Log 模式的原片是没颜色的,它是灰蒙蒙的。我在试片时候有了大概的构思,第一季的故事在江南,中国南方在历史环境中,给人最深刻的感受是绿草茵茵的、潮湿的,所以我赋予它绿的成分可能多一点。
这不代表完成片就是这个调子,目前还是半成品,还得有一个调色的过程。剧中有些情景需要黑白的厚重感,有些地区则黄沙漫天,它是根据故事而定的。
我们还是得有对影像质感的追求,不是简单用一块后期滤镜或者把一张图片在修图软件里磨一遍就完成了。镜头、景深、影调能不能统一?这些是需要前期进行详细地分析和设想,后期再进行复杂的调色,这个过程挺漫长的。
实景与特效,争取的是观众的信任感
这部剧筹备了半年,时间比较紧迫,有部分准备工作是和拍摄并行的。
服化道要同样追求一种“飘逸感”,不过也因此给拍摄带来了些困难。比如我们选择了非常轻薄的服装面料,由于太过柔软,制作衣服的难度就很大。于是,每个演员身上都穿了六七层,确保一定程度的加厚,免得风一吹像套着个塑料袋一样。但拍动作戏的时候,一发力就烂一件,太费衣服了。
衣服是轻得贼轻,重得贼重。拍摄时很热,演员有时候穿上三十几斤的盔甲,别说上马了,走路都晃悠,也有中暑昏倒的。他们一个比一个瘦,我总跟他们说多吃点,要不然被衣服压垮了。我们剧组常备的藿香正气都是冰镇的。后来又跟医生要了专门的解暑药方,用大锅煮完了给工作人员喝。
屏风后面放着的两把短刀是淘汰了的,其中一把是小说里的绣冬刀,我觉得它应该再简洁一些,这把太精致了。
剧组每把刀都至少准备四把一模一样的。一把真刀是钢制的,具有危险性,拍特写的时候用;一把是木质的,跟真刀一模一样,只是分量很轻;一把胶皮的,拍打戏的时候用,不会伤到人;一把铝制的,它具备金属质感,拍近景的时候用。
这部剧百分之七八十是实景拍摄。原著中有一场重要的芦苇荡之战,我们几乎跑遍了杭州,最终找到了一片海芦苇。海芦苇的积水大概三四十公分深,抽水不太现实,于是我们等最低潮的那个时间点,把芦苇轻轻摁倒,在上面铺地膜,铺上土,打上钢板,再盖一层土,形成可以行走的平地。那场戏拍了有二十天。
除了实景还原,还有特效呈现。故事里还涉及了一些具有玄幻色彩的异兽,我们为此做了十个三维动画版的神兽。我们的视效团队快被折磨疯了,越是“虚”的东西,越得做得真实,要争取观众的信任感。
我希望能够对原著和剧本中的场景做到最大程度地还原,这一点,我和我的团队都没有放弃过。原著作者烽火老师,还有编剧王倦老师中间来探过班,当时他们看了两个多小时的素材,看完之后都特别感动,认为我尊重了他们的想法。
不得不说的是,我这部剧的演员们都贡献出了他们最好的演技。在片场时,他们就相互“内卷”,每天晚上开始背台词,第二天全都滚瓜烂熟的。张若昀和杨皓宇有一个坐在酒桌面前告别的戏,本来是要分成三场拍的,因为台词内容实在太长了。但当两个演员进入到了情境中,谁也停不下来,一气呵成,那段戏演到工作人员集体鼓掌。
我会把答卷检查到送审的最后一刻
《雪中悍刀行》的第一集我刻意放慢了一些,用了一个合适的节奏,我想培养一点观剧的耐心,我想让观众坐在椅子上,静静欣赏这个情感故事。有次我看到身边的朋友这边炒菜做饭,那边放着片子,如果我是那部剧的导演我有很强的挫败感。
我不会刻意追求快,现在有好多剧都是噼里啪啦说一堆台词,人物的情感是什么呢,观众接收不到。所以我选择这样的叙事方式,也是在做一个实验性的尝试。
我其实很怀疑所有数据推算出来的创作指导的准确性。我们在拍摄之前有过交流,但我不会去学习这个东西,不会拿数据去计算戏剧节奏。我不觉得几分钟一个高潮、几分钟一个转折就能让观众买账,我还是坚信好故事能打动所有人。大家以一颗服务观众的心,带着情感认真做,这些更重要。
我不会把这部剧剪辑成五六十集去扩大经济效益,我反倒更关心每集的断点能否吸引观众去看下一集。曹总给了我很大的创作自由,他知道我一定会把这个戏当一个作品对待而不是一个行活儿,我不会用最熟练的技巧不动脑子地完成它。
现在好多人说追求“电影感”嘛,所谓“电影感”其实就是对品质的追求。
有些剧的质感也很好,有些电影的质感也很一般,是不是电影质感一定是最好的,这个还有待探讨。但是这个说法背后是什么含义呢,就是大家普遍认为电影制作要精细一些。我们没有在这部剧中去追求所谓电影质感的外在形式,我们是从根上用电影的流程来制作剧。
我们目前的检查工作也是用大银幕来看,因为大银幕看得仔细。当然,我没有办法要求所有观众用投屏来看这部剧,你用手机看也没问题,但是我们对待这部剧的画面要求必须是细致的,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吧。
除了大银幕,我们还在用各种媒介测试这部剧的呈现效果。
电影的话,虽然电影院的亮度标准都会有一点差别,但那是微乎其微的。但剧受播放媒介的影响比较大,后来我们几个人是用不同型号的手机、电脑、iPad去测试,发现都不太一样,包括电视机品牌不一样画面也不一样。我们也在寻找观众的适应度大概在哪个范围。
除了画面的测试工作,在配乐方面,我们正在做一些减法。
作曲老师就住在公司,从去年正月十五一直写到现在,因为他不想像其他剧似的,五六首曲子来回循环,而是根据某个人物的某种特定情绪定制一段配乐。写完了之后大家都觉得很满意,他灵感一上来又开始反复修改,创作热情是很高涨的。而后期我们需要区分哪些是需要配乐来加分,哪些需要动效来加分,哪些又是需要留白的。
我们把电影工艺流程放到一个剧里面,它是否是成立的,观众的反馈是很重要的,能够验证一些想法的对错,我们会收获一些经验,同时也会受到一些教训。
但前提是,你敢把自己的诚意拿给观众。影视剧把观众培养到只接受一种东西,不是件好事,但是接受度这个事得慢慢来。观众心里挺明朗的,你有没有认真做,他能感觉得到。
我还是有信心,《雪中悍刀行》是有魅力吸引观众坐下来认真观看的。
作者:申兑兑
来源:影视独舌
来源:影视独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