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条线“拧”在一起,《赤热》燃起来了
沸腾的创新创业故事、青年的拳拳爱国之心、激情澎湃的时代记忆,三条线“拧”在一起,让《赤热》燃起来了。
作者:白桦
伴随着一首《故乡的云》,一架“创业航班”载着300名博士归国,带着无限的梦想和满腔的热忱,回到祖国发光发热……
海归赤子创业报国,但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仍有许多困难与挑战需要应对。电视剧《赤热》的故事从第10集后变得愈发有嚼头。
最新的剧情中,无线电话在长城两端响起,自主研发通讯芯片测试成功,“中国芯片人已经出发”。
一个励志的创新创业故事
商战题材并非“新面孔”,但聚焦中国芯片这一高精尖产业,《赤热》算是第一部。
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科技创新依然是热门话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科研产业展开一代青年创业故事,《赤热》可谓一部“硬核”的类型之作。剧集不仅揭秘了中国半导体在20年间的迭变,也深描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剧中,张海潮一行由清华到海外的求学生涯,以及毅然回国的创业历程,映射了中国芯片从被“卡脖子”,到攻破技术难题,再到将技术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艰辛创业史,也让“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有了直观显现。
题材的稀缺和故事的新颖,是吸引观众目光的前提;而快节奏和强冲突,则是留住观众的关键“密码”。
前10集将科技产业振兴的难题快速摊开,紧张激烈的商战投射出的是精彩的多方较量——其中有中外博弈,人才和资本的博弈,企业管理和技术研发的博弈,也有理想和利益的博弈。
张海潮凭借创新导航技术,成功吸引到两万美元的投资,当大家的在海外创业梦想刚被点燃,命运的齿轮却陡然反转。从高健被竞争对手以丰厚待遇“挖走”,到竞争对手极力阻挠周主任对张海潮的投资,紧接着刘涵出走团队、张海潮被“瓦解”……刚刚组建的创业“小分队”就此解散,也让一行人的故事开始朝着更加错综复杂的方向行进。
“赤热”不只是讲科技和创业,它更多讲的是“人”。亲情、友情、爱情……剧集将情感线交织其中,塑造出一群立体鲜活的人物群像,让故事的走向更加引人入胜。
执着、坚定的张海潮,火热、果敢的黄林希,看似不羁却有专业能力的黎东升,还有“圈内人脉之王”欧阳子夏等,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魅力和成长轨迹。面对资本的围追堵截和技术难题,他们也曾分道扬镳,但最终携手以赤子之心奔赴热爱。
其中,最动人的当属第一代芯片创业者们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的艰难探索。归国创业之路困难重重,但这群“极度疯狂”的人却无所畏惧,始终瞄准目标去奋斗。
踏上回国之路的张海潮团队信心满满,却被残酷的现实给了当头一棒。由于签署了不能涉足导航芯片的协议,回国之后的张海潮只能另谋出路,创业难度翻倍。好不容易打赢回国后的“第一仗”,芯片测试成功,股东却要分家。重重困难却未打消他们前进的步伐。
“创业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赤热》里有无数个逐梦人的身影,不少创业场景真实又感人,让人深切感受到当年实干家的艰辛与不易。当芯片测试成功,张海潮等人在长城上激动相拥,屏幕外的观众也一起“燃起来了”。
如剧中张海潮所说,“奇迹从来都有迹可循”。剧集刻画了一代年轻人的成长,这些故事也映射着每一代年轻人的成长。这些有理想、有梦想、有情怀科技工作者,以及科技创新背后不为人知的付出与牺牲值得被更多人看见。这也正是《赤热》的内核所在。
一个“赤热”的时代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讲起,《赤热》的故事横跨了十余年,深刻映照出我国芯片产业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
二十世纪初,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大量海外人才响应归国热潮荣归故里,掀起科创热潮。将创新创业故事嵌入这一“赤热”的年代,剧集有太多的话题能讲:中国芯片如何从无到有,科研人员怎样破解“卡脖子”难题……
同时,大量与现实有着强烈呼应的时间和事件,也让《赤热》具备了与观众建立连接的基础——
国际技术封锁、人才缺失的大环境下,半导体研发难题,正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科技领域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
剧中,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张海潮等“博士团”搭载同一航班回国,为的就是将一腔热血洒向故乡、一身本领贡献祖国。其中,一名乘客说自己想回国做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一句“梦里寻他千百度,想家啊”,让观众瞬间联想到“百度”的由来和发展。
还有真假芯片等话题,都与现实事件呼应,不时引发共鸣。
剧中,这些青年创业者怀揣着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将个人命运融入时代机遇,从无到有开始摸索,不断完善自研技术,推动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这些青年创新创业的精神,也激起时代的共鸣——剧集带观众感受科技创业者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更意识到:科技自立,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是爱国的心却从未变过。剧情越往后看,越能感受到那份真实与激情。“以赤子之心奔赴家国热爱”,当年那批归国游子,抓住了时代机遇,在推动技术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留下浓重一笔。
来源:广电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