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 郑晓龙:把选演员的权利还给导演
我从去年到今年拍了两个片子,一个是《功勋》和其中一个单元《屠呦呦》,还有一个讲新农村建设的电视剧《幸福到万家》,它讲了致富之后的农村应该怎么样进一步发展。《幸福到万家》也是从生活中来的。
《功勋》是总局出题,我们来完成,因为当时提出要有国家叙事、国家观念的创作,然后找到我,一开始没有什么思想准备。我开玩笑说,我在(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工作了27年,经验告诉我,凡是自上而下的出题,是不是能够在老百姓心目当中留下来、在我们电视发展历史当中留下来?我不大看好。
我觉得我们搞创作的,应该追求能够被历史大浪淘沙、反复播出后留下来的片子,这些片子才是精品。获奖就是精品吗?挣钱就是精品吗?都不是,历史、时间把它留下来的才是。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特别重要。
《功勋》找到我,也是希望把我们的主流作品拍成老百姓爱看的,这跟以前不一样。过去的主旋律只要拍了就行,至于艺术性怎么样,是不是老百姓爱看的?没人在乎,现在主管领导都很重视这个问题,要拍让观众愿意看的,这也是导演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原来的要求高出一大块,我觉得这是一个挺难的事儿。
我问领导,能不能再给我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我回去看八个功勋人物的材料,有的人物我知道,比如袁隆平、申纪兰、屠呦呦;也有的不清楚,比如张富清、李延年,他们为什么称为功勋?他们的事迹是什么?我还真是不太清楚,于是回去挨个看。看着看着,你就被他们的事迹带入了,你说这是采访也好,是一次学习也好,是通过他们升华自己心灵的过程也好,总之,你被他们的这些事迹感动了。
当你被感动,有了情感投入的时候,你就有了想象,可以这样或那样去讲他们的故事;然后就开始想怎么拍,讲一生还是讲一段?好在我们有那么多优秀导演,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搀扶、互相拿肩膀顶着点,就能把这事儿做了。所以这件事的起因是这么来的。
我始终在想一个事,和我们的七位导演一起讨论。现在的观众和以前的有很大不一样,现在的年轻人看英雄和原来也不一样,你要拍他什么,才能让我们的观众,让现在年轻人看下去?不是过去的高大上、伟光正,而且功勋人物多数还都活着。最后定下来,我们拍他们之所以称为“功勋”是为什么?因为我能想象:我都不那么了解这个事,好多观众肯定更不了解。要找到他们最宝贵的、最闪光的地方,浓墨重彩去写他们成为功勋的过程,写他们的人生,包括写他们的精神、境界和他们的努力。
在授勋的时候有三个词评价他们,忠诚、朴实、执着。这就是我们要创作这些人的主要的品质,抓住他们的高光,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把他写成传记,就写他们的一段高光。
好在我们8个导演都是有经验的,而且在创作方面都做出了很多成就,大家找自己的编剧写出剧本来,然后讨论。大家都各自下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发掘功勋身上闪光的地方。
整体来讲,《功勋》应该在主流电视剧里面有一个新的变化,我们没讲大话、空话,每一个人都讲的都是老百姓的话。
另外《功勋》里还有很难的地方,有的科学家工作高度保密,跟家里人都不能说,比如孙家栋、于敏、黄旭华,但你总不能所有家人都能理解吧,也有不理解的时候。你是干什么的我都不能问问吗?要有和而不同的地方。
这部剧我们要求按电视电影的方式来做,电影化程度比一般电视剧要高,它是用镜头组织起来的。而且每个组大家都很注重细节,比如一颗导弹那么长、那么大,都是按照1:1的模型做出来,细节非常准。
《功勋》还是不会丢脸的。这里面可圈可点,可以总结的太多了,我觉得还是等到播出之后再更多的去讨论。
另外还有一个话题,就是要把选演员的工作还给导演。我们有的导演,请他拍一部戏,他先问演员定了吗?说还没定,那找我干什么?自动的把选演员的工作让出去了。现在很多都是平台来定演员,或者投资方来定,我觉得完全违背了创作规律。可能他们觉得用这个演员比较好卖、市场好,可是这个演员合适不合适?他们不是最清楚,导演是最清楚的。导演看剧本,了解剧情,然后考虑剧中的这些人物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导演的一个基本工作。现在导演不干全让别人干了,那导演干什么?
而这样的结果是,大量的片子按照平台、投资方要求,虽然用的是明星、流量,但是出来的片子成功率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平台看大数据,数据说流量高,所以认为用他一定会好,但是他们不研究剧情,不了解剧中人物是什么样的,那能拍好吗?
就这样,一些演员被炒得极热,价钱极高,高价片酬也是这么来的,并不是他演技有多高,流量大不见得他演这个角色就最合适。
创作要回归现实主义,就应该把选演员的权利或者说这项工作还给导演。
来源:影视圈
注:这是郑晓龙会长5月22日在“电视剧导演春季论坛”上的发言,他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特此刊出,供大家研究参考。